2021年11月19日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叶新在线交流后续回复
什么是极端天气?珠海的极端天气多不多?
极端天气是指在一个地区发生概率小于5%的天气,比如一个超强台风,如有统计过去它发生的概率小于5%,那它就是一个极端的台风天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气象事业成立70周年之际对气象工作提出了一个总的要求,即气象部门要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面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要第一个发现并且预报其影响的时间、范围,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采取防御措施时也要看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所以气象部门是处在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今年珠海是有极端天气发生的。结合历史统计记录分析,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珠海连续记录到79天没有降雨,打破了历史上1983年63天没有降雨的记录,今年3月、5月、9月的平均气温也打破历史同期纪录,这些就是从气象要素记录上出现了极端。市民今年感受比较深的另一极端天气事件,就是6月1日的特大暴雨,其中横琴新区录得最大一小时降雨达153.5毫米、3小时雨量303.8毫米,这两个数字都打破了珠海强降雨纪录的历史极值。
影响珠海的极端台风“天鸽”和“山竹”
“天鸽”于2017年8月23日以强台风级别在珠海金湾区登陆,从广东省气象部门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的台风历史资料和相应数据中分析发现,“天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珠三角的最强台风。珠海海面、海岛和陆地录得的风力都打破了历史最大阵风的纪录,其中桂山岛出现最大阵风17级以上(66.9米/秒),珠海国家基本气象站出现最大阵风16级(51.9米/秒),珠海海洋站实测最高潮位3.7米,超过红色警戒潮位1.5米。“天鸽”的特点是移速快、近海加强迅猛,从进入南海到登陆仅30个小时,中心风力连跳6级(从9级加强到15级),给防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全市因灾死亡4人,房屋受损7074间,车辆损坏4.4万辆,直接经济损失204.5亿元。
“山竹”于2018年9月16日以强台风级别登陆江门台山(登陆前一度发展为超强台风),但台风中心经过我市海域,无异于在珠海正面登陆,从几个数据可以反映这一点:山竹”体量大、风雨强,10级风圈半径有200公里,影响珠澳两地的时间特别长;“山竹”大风持续时间远长于“天鸽”,12级以上阵风持续时间为11小时;带来的风暴潮比“天鸽”稍微小一些,三灶潮位站实测最高潮位3.37米,超过红色警戒潮位0.71米。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警及时、部署超前、措施得力,全市没有发生因灾死亡事件,机场、口岸等重大基础设施未受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5.48亿元,相比“天鸽”大大减少,所以在防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极端灾害天气需要事后根据纪录判定,它可以被提前预报吗?气象局未来有什么新的手段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气象预报是预测性科学,存在不确定性,是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做气象预报工作不能过于乐观。现有科技水平和技术手段无论在预报的精准度还是在提前量上,都难以实现对极端天气的强度、落区和起止时间的准确预报预测,准确实现“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预报预测任重道远。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先导作用发挥还有差距。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技术还有待提升。
预报工作是气象部门永恒的主题,永远追求越准确越好、越精确越好。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气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在刚刚印发的《珠海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在未来五年当中珠海的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气象局会加强珠海现在比较短缺的、有针对性的监测,比如面积宽广但监测能力明显低于陆地的海域,需要加强监测,再比如珠海现在很多高楼,“十四五”规划也向着特大型城市迈进,必须有先导性地加强城市垂直气象的观测。尽快用好国家和省的一些先进预报方法、技术,提升珠海本地的预报水平,同时从目前的气象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方向迈进,以智慧气象服务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
政府围绕“科学应对极端灾害天气”做了哪些工作?
珠海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这几年在城市安全,例如治理水浸黑点、加固防洪堤岸、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法制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举一个例子,台风“山竹”过后,气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急开展防台风深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一条建议是“尽快通过特区立法,把珠海超常规的一些防台风措施制度化法制化”。这份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后,相关部门起草了《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20年2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广东省第一部关于台风防御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对政府、社会和各部门之间如何依法依规、高效率的组织好防台风的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珠海以后朝着特大型城市发展,还有很多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手段正在加强和完善当中,珠海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规划里面也有关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各项措施。
面对极端灾害天气,市民应该怎么做?怎么查看灾害天气停课信息?
极端灾害天气的近年来相对频发是有原因的,由于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出现异常,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气温提升得很快,科学家们发现人类活动特别是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的升高,气候变化异常也导致极端灾害天气频发,极端天气出现的强度也在变强。因此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第一,从治本方面需要全球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上,我们国家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碳中和的愿景,作为普通百姓也在这方面要响应国家的号召,绿色生活、绿色出行。
第二,灾害天气来了要怎么科学应对?“老珠海人”应该大部分都知道,珠海的极端灾害天气里面排第一的是台风,当本地有可能发生台风或者预警信号生效的时候,最佳的做法是人不出门、车不上路,备好食物、水,在家里避风;其次是做好危险地区的转移,比如低洼地区要做好防避,主动配合政府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山边居住的住户更要注意,连续的强降雨容易导致山泥倾泄,台风期间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是比较高的,车、人要远警戒区域,第一时间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对于市民比较关注的是灾害天气特别是暴雨天气的上学问题,教育部门、防汛部门以及气象部门摸索了关于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对方案,其中就是将预警信号跟学生们停课关联。目前珠海的主要媒体都和“珠海气象”“珠海天气”等气象新媒体进行联动,无论从政府网、电台电视台,还有珠海传媒集团下属的各大宣传渠道,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有关停课的预警信息。有关暴雨,对市民影响较大的是上学、上班的高峰期,早上6-8点如果出现暴雨经常导致交通拥堵。当暴雨预警信息显示黄色、橙色,未达到停课标准也就是暴雨红色时,教育部门和气象部门也有一个指引,即学生和家长发现出门时天气非常恶劣,可以先暂时在安全的地方躲避,等大雨过后再去学校,学校不会因为学生因避雨迟到而批评。另外,预警信号其实是全市在面上的防灾措施,所有各行各业、社会群体都要根据信号来应对,所以预警信号不只针对停课,学校、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停课。